秋風瑟瑟,桂花飄香,融合課程部的同學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秋季研學活動。10月10日,全體九年級同學們前往上海天文博物館,開展了為期一天的學習。
從“家園”到《蒼穹》
在“家園”展館,巨型的地球被分割為兩面,其中的一面通過投影動畫的形式展現了地球從古至今的歷史,另一面則是一幅從外太空視角拍攝地球各個大洲燈光璀璨的圖片,讓人不禁感嘆我們地球家園的美麗偉大。電子屏、模型、圖片等多媒體形式,給大家展現了一場視覺盛宴。通過老師的講解,我們了解到了地、日、月三者之間運行的關系,以及其他宇宙天體的相關知識。
隨后,在球幕影院,大家觀看了短片《蒼穹》。影片講解了星座的起源,運用點、線、圖形、色彩等等,將枯燥的理論視覺化,化知識與美學于一體,使得同學們對于太空的理解更加透徹,仰望天空,探秘蒼穹。
征程向未來
同學們佩戴上耳機,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一場“時空旅行”。在“征程”展區,大家了解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先人對于宇宙世界的猜測,以及由此產生的宗教和權力。后來,隨著科學的發展和人類思想的進步,引發了地心說與日心說的爭論;到了十六、十七世紀,涌現了越來越多的杰出科學家,在數學、物理、化學等方面提出質疑、深入研究,明確了許多沿用至今的定理和理論,作出了重大貢獻,這其中,我們會看到許多熟悉的名字:牛頓、伽利略、哥白尼等等,他們都是全身心投入科學研究的偉大科學家。
不僅如此,征程館還介紹了近現代科學家們所取得的航天成就,尤其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航天器,例如北斗衛星導航、天眼射電望遠鏡、神州宇宙飛船等等;而等比例的空間站模型,則讓同學們能親身體驗太空站的生活。人類憑借著越來越高超的科技水平,在探索未知的路上越攀越高,而我國在最近數十年取得的成就,讓大家油然而生自豪感之外,亦迸發出奮發向未來的壯志。
最后的自由活動時間,同學們按照自己的興趣繼續探索博物館中不同的展廳、完成任務單,并對有興趣的領域做進一步的研究。這次研學活動是一場兼并科學與美學的旅程,融合九年級的同學們對宇宙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,收獲頗豐。
供圖:助理團新聞部 金云莛,陳之涵,陳雨桐
供文:助理團新聞部 秦深笙
整合:助理團李文迪
統籌編輯:林琳
審閱:諸軼群